时间:2023/1/6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
国军打完淞沪会战后,撤下来的部队都残破不堪,装备奇缺,而此时日军主力向南京进发,南京守不住已经是国军高级将领的普遍共识,而德国来华的军事顾问们也都持类似看法。

不过南京一枪不放就放弃也肯定是不行的,蒋介石当时的想法是南京是国民政府的首都,又是孙中山陵寝所在,国际观瞻所在,所以还是要打一下的。

但是此时可以动用的部队实在有限,当时留在南京的国军部队番号不少,有51师、57师、87师、88、36师等部,但是这些部队都是从淞沪战场上撤退下来的,这些部队伤亡惨重均残破不全,武器装备也是大量损耗非常紧缺。

以精锐的德械师例,孙元良的88师撤退到南京时,只剩人左右,宋希濂的36师也只有人左右。这里面唯一建制完整的,只有桂永清的教导总队。

整个南京保卫战除了上述部队外,后来粤军的66军和83军部分部队也赶来参加了战斗,从兵力来说,国军在南京投入的兵力若按满编算的话有18万人,但是根据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后来的回忆,实际上缺编严重超过三分之一为新兵,实际上兵力只有不到10万人。

可以看出,南京守军在火力对比上不仅远远低于日军,就连参战兵力都远低于日军,日军主力分三路杀向南京总兵力高达20万,其中直接进攻南京的部队超过10万,而南京的守军是没有援军可以期待的。

年12月1日,日军攻占江阴要塞,12月4日,日军开始攻击南京外围国防工事,8日南京卫戍司令唐生智下令退入守军复廓阵地,坚持到11日的时候,战局急转直下,88师师长孙元良干脆断绝联系抛弃部下,这个时候唐生智长又突然下令各部队分头突围,从而让守军各部一片混乱,南京失守是时间问题,但是战役后期的操作失当造成了守军无畏的牺牲。

南京保卫战的守军在12日下午和夜间拥挤在下关,除了第74军组织较好,又掌握有一艘小火轮,约有人渡过江北,宋希濂部也撤走部分人,其他各部损失惨重,大多留在江南,后来遭日军杀害。

南京保卫战中,雨花台阵地陷落后,孙元良擅自带领师直属部队和旅一部撤退,36师师长的宋希濂当时正在挹江门防守,大为震怒,他让督战队子弹上膛,孙元良又被迫带所部放弃逃跑,但是之后孙元良失去和部队的联系,之后离奇逃跑。

日军在南京被击毙三千余人,受伤九千余人,合计伤亡一万二千余人,可以看出国军的抵抗还是很激烈的,可惜后期的指挥失当造成了大量无谓的伤亡。

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jg/pgjg/2860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