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3/12/18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北京中科白瘕风级别 https://m.39.net/pf/a_5888060.html

这几年南京各大新城都在玩各种以“核”为中心的概念,什么紫核、江北核中核、雨核类似的“核”层出不穷,其代表着该片区最为重点打造的中心点,受到大家格外的重视。

不过对于其中的雨核而言,个人觉得,雨花台区真的还是太保守了一些,为什么这么说?

一、雨花台区先天劣势

雨花台区的整体版图形状非常扭曲,这种别扭的感觉神似常州或者无锡的版图,这势必造成一个问题就是东北部与西南部的沟通非常困难,很容易产生明显的割裂感。

事实上雨花台区给人的感觉也确实如此,秦淮新河北侧雨花台周边、软件大道、南站作为东北大部,相对来说形成一个整体,而秦淮新河南侧的板桥、雨花经开区、岱山位于西南部自成一体,与建邺的关系明显更为亲密。

所以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雨花台能够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关联点,对于打通长期以来形成的壁垒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而这个点雨花确实也找到了,就是大家熟悉的雨核CBD,其正好处于东北部和西南部的中间点,能够起到很好的过渡和衔接的作用。但是关于雨核CBD的位置,个人觉得是有些问题的。

二、滨水资源被严重浪费

雨核最大的特点有三个:

1、机场二通道高架,在高效率的同时还伴随着噪音污染;

2、秦淮新河不仅是雨花台区的重要水体,也是南京重要的河流;

3、雨核并非全新板块,其源于旧城改造,和新玄武、燕子矶类似。

有快速路高架意味着交通会很方便,但噪音是一个不利因素,所以从理性的角度来说,应该尽量把高架两侧的位置让给办公楼,不仅可以提高效率,其还可以充当噪音的屏蔽体,给内侧的住宅提供较为安静的环境,可谓一举两得。

同时重要水体秦淮新河也可以好好利用起来,沿高架与河流展开雨核CBD,不仅效率杠杠的,视觉景观层面,由于没有遮挡,也能最大程度上展现出雨核商务中心的风采。

但现实层面的雨核CBD面积十分有限,几栋商办楼就打发了,有些敷衍,所谓CBD有些虚标。同时对于噪音不敏感的特性也没有好好利用,高架旁反而挤满了住宅,这相当于自找不痛快,由于距离较近,日后随着车流的增加,沿线住宅噪音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。另外CBD远离水体,滨水天际线的景观也就别谈了。

事实上如果CBD能够沿高架与河流布局,现实中CBD的位置完全可以做成中央公园这样的开放空间。让高楼尽量靠近更能体现视觉效果的河边,发挥出最大的价值,把西善桥中心的位置留给公园,让更多的市民能够享受城市中心的开发空间,这是相当贴心的做法。城市的中心不一定非得是高楼大厦,也可以是公园绿地,而且从实用的角度来说,居民区也确实比CBD更需要公园。

同时雨花台区两大片区主要以秦淮新河以及凤台南路为界限,当下雨花已经在做积极的整合,成果非常明显,如果按照设想的方式去布局CBD,那么雨核CBD沟通东北和西南的效果将会更加的显著,同时向南也有更多的土地空间进行扩张。

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sp/pgsp/6742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