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2/9/26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
编者按

百年风雨洗礼,党旗更加鲜红。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周年的日子,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,无论是改革开放,还是走进新时代,大连地区都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共产党员,他们是时代的楷模,是民族的英雄。

大连新闻传媒集团与中共大连市委党校联合推出“建党百年张大连面孔”专栏,意在重温历史,面向未来。让这张家乡人的面孔,成为城市永恒的记忆,成为大连精神的生动内涵。

“  建党百年张大连面孔”今天刊发第十八期  《  张炽:雨花台英魂》。

张炽

张炽(—),生于云南路南县(今石林县),于年考入云南省第一中学。五四运动爆发后,张炽与杨青田等人振臂而起,铅印了一份名为《缘起》的传单并到学校散发,发动昆明学生来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。

张炽于年5月到南京东南大学预科学习,年9月考入北平民国大学政治经济系,年底经姚宗贤、刘平楷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。作为民国大学中共党支部负责人和北平地委委员,张炽受党组织派遣,参与了国民党北平市党部的工作。张炽在任期间,在《京报》《革新》《云南周刊》等报刊发表了多篇文章,介绍国内外形势,宣传革命思想。年3月18日,北平爆发了要求段琪瑞政府拒绝八国通牒的请愿示威游行,张炽担任游行指挥,在冲突中他腹部被军警开枪打伤,但仍指挥群众坚持斗争。

年4月26日爆发的大连福纺工人大罢工得到了上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。同年5月,中共北方区委负责人李大钊先后派张炽、邓鹤皋、尹才一来连加强地委工作。张炽集中精力整顿党团组织,于同月30日召开全市党团员大会,并成立了中共大连地方委员会和共青团大连地方委员会。经过张炽一系列的整顿和教育工作,大连党团员的革命精神空前振奋,大连地区的党务工作在组织制度上和思想上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。年8月4日,中华工学会宣布了复工命令。经过3个多月的英勇斗争,震惊全国的大连福纺工人大罢工取得了全面胜利。同月,张炽返回北平,后又到广州国民革命军第三军政治部工作。

年初,张炽回到云南,参加中共云南特委工作,作为《日光》周刊的主编负责宣传工作。蒋介石发动“四·一二”反革命政变后,张炽从昆明转移到武汉,后又转到南昌,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,担任师军需主任、师参谋长等职务。之后,张炽在中央机关做巡视工作,往来于南京、北京、天津、沈阳、营口、南昌、武汉等城市。在南来北往、东奔西驰的斗争历程中,张炽分别担任过报刊编辑、中学教师、码头工人、商店店员、酒店伙计等伪装角色,在白色恐怖期间出色地完成了党中央交给的任务。

年5月1日,张炽在上海被捕,先后被关押在国民党上海市公安局、龙华国民党警备司令部、上海漕泾监狱、苏州国民党军人监狱、南京中央军人监狱服苦役。虽然张炽入狱后不断被毒打,伤口溃烂流血,身体极度虚弱,但他仍想尽一切办法与狱外党组织取得联系。张炽利用被派到洗衣间做苦力的机会,联系上入狱后经受了考验的共产党员们,组成狱中党支部并任支部书记,并组织了“互济会”,将难友们团结在党支部周围。他亲自编写宣传党的政治主张的小报,这份名为《生活》的小报成为了难友们的精神食粮。

年冬,由于叛徒出卖,敌人查知张炽是《生活》小报的主编,并想借此从张炽身上打开缺口,以侦破狱中党组织与外界联系的渠道。但张炽从未屈服,敌人用尽了酷刑终一无所获。年4月1日,张炽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,时年35岁。
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党和政府在南京雨花台建立革命烈士纪念馆,馆中展有张炽烈士的事迹。年8月,中共大连市委、大连市人民政府在大连英雄纪念公园为张炽建立塑像,以表彰他为争取民族解放而英勇战斗的革命精神。

文字:曹广宇

编辑:徐琳

美编:秋菊

校对:张军

责编:孟楠

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zp/pgzp/1683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